讀者甲:大仙想必理解網路事業的發展,阿里巴巴為什麼那麼「神」?
馬狂人來台了!夾雜著一大堆利好消息,你問我阿里巴巴是什麼?哈哈!一個海盜的名字,上市第一天便狂升至近40元,招股價才不過13.5元的仍虧本的網路事業!藉著中國龐大的資源背景,誇下海口比google還要有潛力的一則神話!
老仙不是在寫股評,也沒有能力占卜這則神話會瞬間幻滅,還是會夢境成真。不過如果你問我,會不會買阿里巴巴,答案是「目前不會、短期內都不會」!IT產業之所以吸引,每每在於它不斷在「不可能的情況下造就出一個一個的神話來!」試想想,一個年年虧損的事業,只有幾十萬bb客源的網站(註:表面看來是很可觀喇!這個數目在嚴格規管的情況下,成績是不錯的喇。不過,相對於受規管、靠人脈的國內市場,一旦市場開放,它持續生存與成長的能力如何,恐怕還是個未知數。),以市盈率百倍訂價,你硬把它說成是投資而不是投機,我也沒你辦法。市場潛力如何,不必多說喇!要是經營者真的是認真打拚,佈下長遠發展大計,它確實有發展的空間,這也是那麼多年輕人仍甘冒千度近視,日夜與小蟲拚鬥的最大動力。不過,當你見識過大大小小財技套路後,你的膽子就會變得和老仙一般的小。設若我以變賣舊股形式一朝套現幾十億,我也可以大言「富貴於我如浮雲」;當你見過有準上市公司如何將業績「凝聚」在上市前夕,讓股東和上市保薦人有個理想回報;當你見過動輒千萬的網路生意原來只是相互配套的表演時(按:你買我一千萬的產品,不過我也在你的網站登一千萬的廣告),你對現今的網路事業還會如此樂觀嗎?如果主事者不是有更大的理想或作為,變賣現有資產豈不是和上市發展目標相違?如果現在價位是個合理估值,那麼他日老調重彈,把其餘還未注入公司的虧本事業一併注入,股價豈不是又要上漲百倍?反觀Google市盈率才不過50倍,但他們懂得善用自己的優勢,投資發展Gphone的新媒體平台,成功的話,便可以比微軟更早成為新世代媒體霸主,坐擁可觀廣告、內容收益,這樣的投資發展方向,才是健康之道。當年老仙不碰互聯網事業是因為科網股發展極度不健康的緣故,現金bb的業務模式大致已經形成氣候,廣告收益也開始正常發展,希望業內相關人士不會再次自毀長城便好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